窗(一) 林天行
颇具几何构成味道的水墨实验小品:水墨淋漓的《春雨香江》 、车水马龙的《今日都市》 、灯红酒绿的《香江华彩》 、迷离风景的《幻彩秋山泉水白》 ,以及众多以维多利亚港为内容的水墨作品……汇集在7月25日至30日,由北京画院、香港水墨创意会主办的香港当代水墨艺术展上。本次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展出了王无邪、王秋童、何百里、黄孝逵、沈平、熊海、林天行、陈镜田8位画家的数十件新作,作品内容涉及人物、山水、都市风景等诸多内容,有传统的岭南风格,也有现代的实验水墨,展示了香港中西交汇、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
半个世纪前,画家王无邪就参照西方绘画艺术开始了改造中国传统绘画的尝试;作为将平面设计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他的早期画作多以块面、断片来作构图处理,将画面分割,又以点线和留白表现山川树石的纹理,层次和深度感强烈。参展画家、策展人黄孝逵介绍,王无邪以缜密的设计师思维加上对中国文化传统深刻的理解,使其理所当然地在现代水墨的历史篇章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来自台湾的刘国松等画家也在香港进行了艺术实验,两路人马会师香港,现代水墨运动高潮迭起,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深刻最宏大的一次改革。
画家王秋童痴迷于香港中环、铜锣湾一带那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街景的印象捕捉,他在水墨这种软化的不确定性的媒介中表现玲珑剔透、壮丽华彩的玻璃与钢的建筑,既用水破墨撞色,表现水、墨、色的自然渗化之趣,又通过其他溶剂媒介的凝固性塑造建筑的体量。据香港艺术馆总馆长邓海超评论,画家何百里擅长以色墨泼染技法描绘山水,尤其注重光影变化,营造山川云烟雾霭的境界,用笔雄浑厚重;他并没有刻意经营山水的有机性层次和肌理,而是以较为抽象化的形式和笔墨表达画境,将传统山水蜕变成当代语境。
沈平是自内地移居香港的艺术家,他在浙江美术学院时,就奠下了稳健的美术基础;移居香港后,他对香港城市景观和人民生活感受颇深,观察敏锐。在他笔下呈现了大量的香港城市及乡郊景色,尤其是对本地具有集体回忆的建筑、街景和市井生活抱有浓烈感情,将现实生活充分反映。对此评论家认为,从杭州到香港,人生历程大迁徙的本身就意味着民族与地域文化的某种跨越性,这在当代香港画家中有非常典型的体现。有着同样经历、自厦门移居香港的熊海自传统和岭南画风中深得用色之法,色调鲜明而具有自然气息;近年来,他好以纯水墨线条描绘山水,线条皴法精到,不事设色而能表现山水间清逸之气和雄浑意趣。自福州移民香港的林天行又十分不同:自印象派画风的色调和光线处理中取得灵感,又糅合中国画的笔意和墨法的彩墨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他善于利用点、线和块面剪裁风景,墨色渲染自由挥洒,具有一种朦胧之美,他亦描绘香港城市景色,表现了嚣扰生活以外的一种诗意情怀,体现了画家将水墨画的诗境再造,而其巨幅作品《西藏写生长卷》则自现实山水中取材,线条粗犷而干湿互用,施墨渲染变化万千,充分表现了画家将中国古代诸家的笔墨技法融合后产生的变化。陈镜田画山峦,写意不再粗服乱头,大气象的整体冲动和局部的丝丝入扣都可以借助作者机器般的精准表现出来——有评论家说,这是舒展着的显然的当代性。
“舒展着的当代性” ,很多当代香港艺术家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这一点,不仅在于表达形式与内容,而更在于视角与观点。中国水墨艺术在当今香港这个各种文化共融的洪流中,如何保持传统加以变化,使之演变成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香港水墨画家们仍在“修炼” 。评论界认为,本土性见于东西合流、南北交混,古今难分,雅俗相成,近数十年来,大量移民涌入香港,香港居民移民欧美后亦会回流,画坛常见新人旧人交替或并存,这极大地丰富了香港的本土性。此次8位不同年龄、不同创作背景的水墨画家同台展出,为北京公众呈现出香港水墨画创作“轻松中蕴深意,意蕴中现新味”的香港味道。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